身处吃瓜人群的张牧之瞅见那神婆胡三姑和几个身着花衣的女徒弟在牛二家院子周边来回转悠,摇头晃脑,手足舞蹈,脚脖子上的铃铛叮叮当当,手里不停摇着拨浪鼓。
神婆做法事,诸邪避散。
三姑徒儿们的身后踩着不明法步往地上扬撒白灰,边撒边嘴里不停念咒。
那白灰是糯米掺着公鸡骨碾成的骨粉,再经暴晒七七四十九天的驱邪粉,妙用多多,撒地上能挡住鬼邪,撒在鬼物身上能令鬼体显形,嗯,全身焚燃的显形。
至于牛二的尸身在众位亲戚的“强烈”请求下,神婆胡三姑暗暗下了几道后招入土安葬了。
相信这头新鬼会被原身牵引,不会冒险再去镇子里害人。
来安镇东头秦宅。
惊恐难安的秦书生在听说翠莲那对桃花眼被生生剜掉后万般后悔,悔不该去吊唁牛二,悔不该在灵堂上私会相好。
“夫前”与他妻快活,确实情趣万丈,尤其是相好的一身孝更添几分俏色。
刺激是真刺激,前所未有的绝顶刺激。
快活是真快活,但他还没活够呢。
“狗命要紧。”
秦景玉一改往日傲色,低头躬腰在端公吴老跟前“卖惨”,并许诺若事成再封百两雪银答谢。
吴老内心很不齿这位“道貌岸然”的秦书生,奈何又不能看不起雪花银。
于是他先支了一招。
给牛二坟前“谢罪”。
冤家宜解不宜结。
新鬼神志不明,本系执念,生人若备足祭品诚心致歉,化解鬼物的执念怨念,使得鬼物不因念而存世继而“烟消云散”不失为一道妙解。
秦宅后院。
我一生傲骨不低头,奈何。。。。
秦书生不得已,为保小命才向一只鬼物低头。
做人惜命,听劝,挺好。
在端公吴老的指点下,秦书生亲力亲为备足香烛祭品,香烛是花了“重金”从神婆胡三姑的徒弟那里请的,祭品是小三牲,吴老亲口点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祭品是小三牲,猪鱼鸡。
猪头足足有十六斤重,从镇上毛掌柜“嘴里”掏的,花了秦书生六两银子。
肥硕的黄鳞大鲤鱼和大屁股老母鸡倒是没多淘神儿。
秦书生身边一个下人都没有,独身来到镇外,牛二的坟头很好辨认,动过的新土在黄昏时最着眼。
至于为嘛是黄昏时分来“拜祭”,自有道理。
端公吴老远远缀着以防万一。
可那秦书生一鼻一眼按着他的吩咐在牛二坟前“告罪”,本来傲气凛然的书生此刻跪拜在荒草坟头,比孝子贤孙还要虔诚。
可眼瞅着要日落了,那新鬼牛二还未“现身”。
端公不是说过,只要燃香的烟气打旋儿就表明牛二“宽恕”自己的嘛。
不光端公吴老心里纳闷儿,连坟前不停磕头告罪的秦书生都怀疑那牛二是不是在不在“新家”啊。
半个时辰前,张牧之的扈从赵三枪带着出外撒欢儿的三思回镇子时打牛二的新坟前经过。
新鬼牛二“见”三思一身阳气诱人,再有三思曾吞腹过一滴鬼蛟真血,对楞不清形势的新鬼牛二很有诱惑力。
可新鬼牛二刚凝成的鬼形还未接近三思呢,就被三思一瞥,张开大嘴猛吸一口,砸吧嘴巴,连个嗝儿都没打成。
赵三枪在前头似乎察觉到身后异样,可回头瞥见三思一脸严肃状并无深究。
此刻来安镇的神婆胡三姑和端公吴老还不知应对略微棘手的新鬼牛二被一头驴给一口吞了。
三思吞鬼相当隐秘,连近在咫尺的勇猛汉子赵三枪都没察觉,跪在坟头的秦书生岂会知道?
远远躲在树后“看护”苦主的端公吴老更是纳闷。
若不是深知神婆胡三姑的处事性情,差些怀疑是她在暗中搞事儿了。
喜欢玄幻:剑酒一江湖请大家收藏:dududu玄幻:剑酒一江湖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