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又与师妹胡三姑“撞事”,心里不免细细掂量掂量。
关老汉是清楚胡三姑性子的,不叫那秦书生吃尽苦头是不会“罢休”的,且她有把握不会让那头新鬼伤人性命。
当年师姑最疼胡师妹,传给她三件了得法器,而自己呢,被师父“哄骗”到铁匠铺子打了三年铁才赚得这柄伴随一生的八斩刀。
如今胡三姑正在气头上,关老汉也不好再厚颜去商讨,只能”见招拆招”,糊弄人再糊弄鬼咯。
希望胡三姑能“压住”那新鬼的凶性,只让秦书生吃点苦头得了。
一旦玩脱,闹出人命,可就麻烦咯。
关老汉只在秦家吃了顿便饭就“了解”到秦家的人脉势力,县衙的万捕头是他亲姐夫。
也正如关老汉猜想的一般,街面上闲言碎语传的皆是秦书生吃点苦头,最终牛二还是要被“灭”的。
有神婆胡三姑和外县的端公“联手”驱鬼,新鬼牛二的下场便是“飞灰湮灭”,而他留下的家财多半要“落”到秦书生手里。
不然一位前途光明的书生何必“招惹”一个新丧的寡妇?即使她长得再媚艳又如何?
于情于理都不太和啊。
真相唯有一个,那就是:明图人暗图财。
当然这股传言只在寥寥几人之间“私密”传播,个个犹若刑推官般“断案入神”,你一句我一句的脑补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客栈大堂人声喧嚣。
几张桌子坐客满满的,添茶传菜的店小二忙得脚不沾地,还得时刻回应着食客间的谈笑。
麻子只需坐在桌前慢慢品茶,耳旁自有各种“风言风语”传进来。
吃饱喝足的三思自有赵三枪带到镇外撒欢儿,无需他看着,可无事聊赖的书生在街头更显无聊。
也是这来安镇太小,像样儿的茶馆没有,上点档次的青楼也没有,倒是有几家卖笑的门楼,可那品味实在难以恭维。
镇上的没个像样儿的娱乐消遣地儿,能有这么一出牛二做鬼大战秦书生足以当谈资说上大半年咯。
麻子在一旁嗑着香豆儿,偷听他们“断案了得”,一时略显呆滞。
乖乖,貌似他们推理得“合情合理”,好有道理呢。
不是吧?
不是一场娇妻出轨抓现行,化鬼报复偿怨的“人鬼情未了”嘛。咋演变成设计夺资产吃绝户的戏本了。
嘚嘚,小觑了乡亲们雪亮的大眼珠子了嘿。
同是读书人,麻子认为但凡那秦景玉要点颜面,就该搬家远走他乡,重新“做人”。
于此间,他算是声名狼藉。
即使参加科举也行不通的,有此臭名淫迹广而宣之,试问哪位师长敢题名作保?
晚节不保事小,与之蒙羞才事大。
慢悠悠品着苦茶的张牧之举目四望,得见人人谈兴十足,心里暗忖:要不是赶路急,说不得在此多歇息几天,观那牛二新鬼作何后果。
听闻那牛二的遭遇后只是有些感叹世事难料,戏文虽唱的好哪有听到这般瞠目。
在客栈大堂坐了小半天也听闻那神婆胡三姑不是见财如命的老虔婆,反而是个性子鲜明的三姑婆,在左近很有声望。
就看神婆胡三姑如何“处置”此事吧。
喜欢玄幻:剑酒一江湖请大家收藏:dududu玄幻:剑酒一江湖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