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川柏皱着眉开口:“纵使二位姑娘是江湖中人,也不必一言不合就杀人吧?”
“我让他走,他走就是了,何必讲那么多废话,没有一个字是我爱听的。”王兮无所谓的耸耸肩。
此话一出,又有几个人站起身二话不说的走出勤政殿,王兮也没拦着。
见他们几个顺利的走了出去,没人拦也没被杀,更多的人起身往外走去,度极快,生怕自己慢了一步。
但这次被带来的人本就不少,倒戈过来的士兵们本就没几个识字的,也分不清这些读书人谁更厉害,所以抓来了将近六百多人。
此时走了大半也还剩下两百多人,王兮也知道留下的这些人并不一定都有真才实学,有些年轻的更是只想着搏一搏。
但她不介意,这些都是留给她哥以后练手的,高位者就得会用人,好人有好人的用法,恶人也有恶人的利用价值。
见着没人再动,王兮又问了一句:“诸位确定不走了吗?”
窦川柏率先开口:“老夫与你祖父本就是旧识,与你爹也见过几次,我相信他们的教导。”
其余几个和窦川柏差不多年岁的人也纷纷点头附和,看着王兮的目光就和看自家闹腾的孩子一般。
王兮被这种眼神看得心头一梗,硬着头皮提醒:“我和我哥是要改革的,毕竟我们手底下的人都是普通老百姓。”
“这是应该的,民为水,君为舟,民贵而君轻。”窦川柏点头认可,他们窦家本就一心做学问,不喜欢官僚那一套。
“既如此,那开始吧!”王兮看向老内侍,老内侍手一挥,就有人端着摆满了试卷的托盘往下走去,门口也有被王兮暂时留下充当侍卫的人抬了桌案进来。
“这是一份试卷,关系到诸位日后的官职,还请诸位慎重对待。”王兮提醒。
王兮的试卷其实是按照清朝时的制度来出题的,她之前的话也没骗人,她确实是要搞改革。
丐帮那边他哥本就是按照她提供的方法在练兵,思想教育上是领先这些古人的,再加上丐帮那些人本就出身不高,更能体会王兮借鉴过来的新思想。
济世堂那边主攻医术,也更喜欢现在的生活,所以即使他们参与了这次行动,日后也不会入朝为官,就算有想法,那也是去太医院,和朝堂无关。
而现在整个朝堂全是空缺,王兮想要一开始就定好基调,免得日后再改会更加困难。
试卷做完,王兮根据各人的侧重很快便定下了这两百多人的官位,并安排人量体裁衣。
完事后和这些人一起吃了顿饭,饭桌上窦川柏饶有兴致的问起了王兮出的考卷和她刚刚公布的官员制度。
王兮也都耐心的回答,尤其是王兮新增的商部,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毕竟自古以来都是重农抑商的。
他们不明白为何商人也能入朝为官,那他们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算什么?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诸位读书明理,辅助君王治理天下,农人种地养蚕供养天下,匠人也不辞辛劳建设天下,而商人的存在,是将天下所有得资源都整合再利用,是为一个国家的经济重心。”
“士农工商,我哥和我讨论过,在我们看来,这不是等级划分,而是缺一不可,必须得给予同等的重视。”
王兮端着酒杯侃侃而谈,李莫愁坐在她身旁给她添酒加菜,满目柔光。
一番畅聊下来,王兮凭借着难得不偷懒的口才将在座的所有人都说的热血沸腾想要大干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