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官家在这些年身体抱恙,再加上沉迷着那鬼神祭祀之道,每年大朝会所开次数,可以说少之又少。
哪怕是这常朝,最近几年所开频率都是锐减,皇帝赵恒登基之初,实行的上朝制乃是每月单双制。
单双制,是隔一天上一次朝。
而在大宋朝跟北辽激战那段时间,甚至每天都要开议朝会,大朝会跟常朝不断,官员们都忙碌在朝廷大事当中。
而随着那澶渊之盟签订,大宋朝迎来歌舞升平盛世,每年只需要向那北辽供奉一笔岁银,便能够享受太平。
对于如今繁华至极的大宋而言,那笔岁银现在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满朝文武们,都相当乐意花上这点钱。
天下太平安定,皇帝赵恒越沉迷在那封禅之道跟神道鬼樵,甚至在五年前,还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古代在泰山封禅之君,无一不是威震寰宇的无上君王,在真正历史上,那是始皇、武帝等帝君方能举办的大典。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泰山封禅,只有在文治武功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帝王,才有封禅之资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时赵恒要封禅泰山,在东京城内引起轩然大波,文臣武将在这件事情上表达出一致想法:那就是强烈反对!
当时的柯政相公更是直言:“陛下亲政二十余年,国家太平安定,实乃先祖皇帝积德奋进所致。”
“臣慎思之,陛下宜将喜功藏于内心,不必向外张扬。”
皇帝赵恒自是勃然大怒,满朝文武都未能改变官家封禅泰山决心,最终便是浩浩荡荡的封禅大典。
在那年的十月,千骑万马出汴京,真宗皇帝赵恒东封泰山,同时也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
大殿之内。
陆泽思绪缓缓回到现实,耳边正回荡着官家那充斥着愤怒的声音:“数日时间过去,那帽妖竟还没能捉拿”
而皇城司的司公雷敬,这时正跪伏在大殿正中央,文臣武将看向这位雷司工的眼神里皆充斥着幸灾乐祸。
距离帽妖案过去已数日功夫,但皇城司这边还是未能擒拿真妖归案,引得皇帝陛下震怒。
众臣都知晓官家愤怒源头,皇帝是最在意这些神鬼之学,所谓帽妖,最容易引得民间的民情激荡。
让人以为这是上天在降落罪罚。
龙椅之上。
官家赵恒看向跪在大殿的雷敬,脸上那抹怒意清晰可见:“雷敬,若是五天之内还找不到那帽妖”
“朕要你的脑袋!”
雷敬额头上满是冷汗,当即点头,许下军令状:“是!臣定在五天时间内将那帽妖捉拿归案。”
当朝官家性情一贯仁厚,极少会有这般愤怒表现,显然不单单只是因为这次的帽妖案而对皇城司动怒。
还是因为上次的郑青田案,以及那条关于皇后的猖言,皇城司在前面两桩案件里都表现得差强人意。
顾千帆在萧钦言操作下虽成功的升了官,可是整个皇城司在皇帝眼中却是减了大分,官家对皇城司难掩失望。
而众臣本以为朝会即将正式开始的时候,却见官家脸色依旧难看,赵恒目光环视着整个紫宸殿。
“朕今日早些时间得到密报。”
“朕亲封的紫极宫醮告副使、当朝探花郎欧阳旭,竟死在赴任路上,尚未见到道观的抱一仙师,便身死道消。”
“好啊!好啊!”
“那欧阳旭乃是朕亲封八品官,刚到西京便暴毙身亡,朕新建道宫,如今这宫主之位仍是空缺。”
“谁能去替朕请仙师赴任宫主?”
相较于刚刚对待雷敬的态度,这时官家才是真正勃然大怒,并不是因为欧阳旭的死,而是耽误道宫开宫的吉时。
诸臣当中,站立在中央位置的高鹄高大人此刻衣衫已被冷汗浸湿,他尚且不知晓那欧阳旭身亡的消息。
高福一行人回到东京城以后,只是说在西京那边狠狠教训欧阳旭一顿,将那些书信跟玉佩带回。
并未伤到那欧阳旭的性命。
可如今,这欧阳探花却是身亡,而且身亡消息还是传入陛下耳朵里,高鹄嘴唇有些干枯,神色却保持着如常。
官家愤怒声音回荡在大殿:“当朝探花郎,就这般凄然死去,朕如果不找到幕后真凶,如何对天下士子交待?”
皇帝赵恒这般言语之下,显然是直接将欧阳旭的死因定于谋杀,而非是遭遇意外,这让高鹄的心神当即就乱起。
“殿前马军都虞侯陆泽。”
“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