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敦煌的生态环境,比后世好一些,不是那么缺水。人口也不多,对资源破坏不大。
这里的常住民,有一半都是华夏屯田军、护商队。
敦煌太守,前来迎接。
叶坤在城外,用望远镜眺望四周,问道:“敦煌城里城外,现在有多少军民人口?”
太守回答:“十三万人口,屯田兵占了一半。”
叶坤点点头:“最大的屯田农场和牧场,在哪里?”
“在城西方向,赵家河农牧基地。共有两个牧场,两个农场,三万多人,占地几百里。”
“为什么叫做赵家河?”
“是……赵彪以前建设的。”
“明白了。”叶坤点点头:“进城吧,过两天我去赵家河农牧基地看看。”
敦煌城规模不大,这时候,也没有什么壁画和石窟文艺。
不过,作为丝绸之路的一个大站,敦煌还是繁荣的,物质丰足。
叶坤询问太守:“西域一带,有许多汉家移民。他们从内地而来,在这里能适应吗?”
太守笑道:“一开始不适应,后来就习惯了,觉得这里很好。以前的汉人来到这里,因为很少吃蔬菜,容易生病。皇上提出蔬菜计划,大量配送干菜和茶叶,补充什么……素……”
“是维生素。”
“对,是维生素。现在我们都吃维生素,吃的多了,就不生病了。”
“你们吃的蔬菜,里面富含维生素。维生素你们看不见,是一种微量元素。”叶坤再次解释:
“以前,长城一带的守卒,都会经常生病,牙龈出血、便秘等等,就是因为缺乏蔬菜。所以,我从内地大量供应干菜、咸菜和茶叶过来,又让你们多种蔬菜,就是为了你们的健康。”
太守点头哈腰:“对对对,我们现在很健康。”
叶坤叹气。
这个鸟太守,显然科学素养不足啊。
敦煌城外五里,有个很大的石油工业研究所。
因为这里的石油,从西方运输过来,路程较短。
叶坤在第三天,去石油科技所调研,看他们捣鼓出来的塑料产品,还有煤油汽油。
这边的汽油提炼技术,已经很不错了。
除了汽油煤油和柴油,还搞出了石油气,搞出了劣质塑料。
最让叶坤开心的是,这边的沥青路研究,成果喜人。
科技城外,一圈都是沥青柏油路,路面平整。
叶坤走在柏油路上,问道:“这样的柏油路,夏天会不会融化,粘住鞋子?”
其实柏油路好做,直接用原生态沥青,就能铺路。
问题是质量。
叶坤穿越前,家乡一条柏油路,质量不太行,夏季高温的时候,路面软软的,粘脚。
想要柏油路质量过关,还得添加一些东西。
具体什么东西,叶坤也不清楚啊,只能让大家慢慢摸索。
实验所负责人说道:
“柏油路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测试,基本上是可用的。夏天温度极高的时候,表面会稍微融化一点点,需要在上面扫一层细沙土。撒上沙土,能保证十来天的质量。
另外,我们在向西的大道上,也修建了二十里沥青路,都能正常使用,商旅队伍都很赞叹。如果石油跟得上,我们增加修路工人,可以修建更多的沥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