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提议。
“我们就在车上坐一段时间,一会儿还剩半个小时左右再下去,如何?”
除了二十四小时便利店,其他几乎都关门了。
也没什么要逛要买的,现在下去也只能吹一吹寒风。
我当场就认可,举一只手说:“我同意。”
两个小孩也一前一后跟我一样举着手说同意。
于是达成一致协议。
4个人在车上就注定话题多了,而且还有点乱,有点杂。
比如说儿子问我:“妈妈,我们要不要回老家呀?”
“怎么突然这么问?”
“嗯~~我就是有点儿想回去,想小伙伴了。
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我呢?”
其实不用问都知道是这个原因。
小孩的情感并不会亚于我们成人。
而且他们更倾向于还在世上的情感,毕竟自已父母还在世上,便不会对死亡这种事儿有所感悟。
回去固然不是为了给祖宗拜坟烧香。
而是想小伙伴。
我晃着头轻轻“嗯”
了一声,回他:“肯定也会。
如果你和他们玩的好,你想他,他当然也会想你。
都是有感应的。
或许现在他就在想:要是小野在就好了,我们可以一起放火炮了。”
儿子兴奋的唇角上扬,自我认可了:“对,他们肯定这么想的!
他们放火炮可没有我这么大胆,有一种这么大一个的,威力特别强,他们喜欢看,但只有我敢放!”
女儿损他,道:“你就省省吧,那是人家让着你!
你是不是忘了你自已放火炮哭了?”
“嘁,你才哭了呢!
就连仙女棒你都不敢拿,还说我。
你是最胆小的。”
“你是最胆小的。”
他们两个你一言我一句,场子热闹的很。
我和王浩也不打算打扰他们,只安安静静做个合格的听众,偶尔要是觉得过于失控或是他们跟我们搭腔,我们就说一两句。
没有争辩的童年怎么算得上童年?
让他们去争,让他们去辩吧。
外面断断续续有人点烟花,有人放火炮,两边绿化带的树上都被挂满了红灯笼,灯始终亮着,分外温暖踏实。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种踏实而温暖的感觉了。
以前还在老家时,更多的是期盼,期盼一家人团聚,期盼过年能看到想看的人。
但往往得到的都是心累。
家里繁琐的家务。
还有那个心术不正,若即若离的人。
即便团聚了感受到的也不是温暖,不是舒适。
是敏感的提防。
是怕他撂下担子的患得患失。
是对未来难以把控的恐惧。
好在这一切全都过去了。
承蒙老天爷怜爱,让我重新感受到什么叫家庭的温暖,什么叫身旁人给的踏实。
在车上我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