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老家,我们都会在香火下摆一桌先祭拜祖宗,烧钱烧纸点香点烛,等纸钱烧尽了才收桌,开饭。
这是第1次在贵阳过年,我也不知道习俗要不要继续?
“嗯,一会儿我来弄。”
他说。
“好吧。
要怎么搞你跟我说一声,我来摆桌。”
“嗯。”
后来我俩打配合就在餐厅祭拜祖宗。
香蜡烛之前他就买好了,他拿一个稍微大一点的不锈钢盆。
纸钱就放在里头烧。
他还切了半个萝卜用来插香和烛。
像模像样的。
等差不多了就叫孩子吃饭。
我们四个围了一桌。
一人坐一方。
儿子先低头小酌一口饮料,满足得五官皱成了一团后又舒展开。
发出满足喟叹。
逗得我们勾唇笑。
女儿每天和他在一起,看他这样子,倒是嫌弃占多半。
“来,举杯,祝我们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王浩提杯,说。
两小只也用力把杯子靠过来。
女儿说:“祝妈妈和王叔叔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儿子跟着说了一句同样的。
一家人碰杯。
我在吃饭中途也给两个小孩红包。
只不过我的没王浩那么大。
还是和以前一样,一百二。
两小只也收得开心。
女儿说:“哇,还有红包,谢谢妈妈。”
儿子也道谢。
只是打开红包一看数额,“诶”
一声,小声偏过去问:“姐,你多少?我一百二。”
女儿:“一样的。
妈妈给的能不一样吗?”
“好吧。
比王叔叔少多了。”
女儿瞪他一眼,说:“有就不错了你还敢挑!”
我也赞成女儿的,直言:“你小子,还嫌弃上了?
有就不错了,有的时候得想着没有的时候,懂不懂?”
儿子嘿嘿嘿赔笑,忙点头认错:“对不起妈妈,我下次不说了。
一百二也很多了,嘿嘿嘿。”
两小只开始嘀咕,比存钱罐里的存款了。
我和王浩对视一笑,单独碰了一杯。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几乎我们杯子刚碰上,小平打电话过来了,李小霞也在她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