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住爹娘这边住习惯了,一时间他还真有点舍不得搬过来呢。
让爹娘跟着一起过来他们肯定也不乐意,苏忠国苦笑一声,收拾收拾就回了家去。
见他回来的那么快,正在院里忙活的母女二人有些好奇,“这么快就谈好了?”李桂香不解。
在她认知中,做生意这样的大事肯定要商量许久,这才多久?
“嗯,过几天保国哥和保民哥跟我一起去南方。”苏忠国脸上全是笑意,可见他对此事是高兴的。
李母也笑着出声:“你大伯是个有眼界的,多听他的准没错,你两个堂哥也有本事,让他们跟着我们也安心。”
“是呢。”
只是让大家都没想到,李大伯家居然在第二日的时候请了村里的宗亲来见证两儿子分家。
一开始大家以为是兄弟俩和长辈闹矛盾,可到了后才知道,分家是李开宗坚持的。
不过,他们老两口跟着大儿子过,二儿子在村里购买一处宅基地,重新修建房屋。
分家不分锅,等房子修好后再分锅。
这个家分的很平静,没什么狗屁灶事,明面上的分成了三份,老人算一份,兄弟俩各算一份。
李燕是外嫁女,自是不算的,不是李大伯重男轻女,而是村里不会允许他这样分,最多私下里多贴补一点女儿。
再说,家里情况他们清楚,女儿真不需要家里这点东西。
老人跟着老大一家,那他们的那一份自然是给老大,对此老二没任何意见。
不光如此,老二还会每年给父母六十块的养老钱,粮食每月给二十斤。
这个家分的很公平,宗族长辈听了也觉得可行,于是给他们写了文书,然后签字画押,一式四份,各家一份,然后村里备一份。
当天请宗族的人吃了一顿散伙饭,分家这事算是完成了。
第三日,兄弟俩跟苏忠国一起去了镇上,他们是去开户的,上次换回来的钱一直藏在家里,这回要出远门,可不能带着钱跑。
李保国带了两千块,李保民也同样如此,二人算是把宝都押在这上头,他们舍得拿这么多钱出来也是相信苏忠国。
苏忠国也同他们一样,存了一张两千的存单。
三人办理好,对视一眼后就笑了,“走,今个大哥请你们下馆子。”李保国收好自己的存单,然后大方邀请着二人。
李保民和苏忠国自然不会跟他客气,“那就谢谢大哥了。”
三人一顿吃饱喝足,然后高高兴兴回了村,自然,回村的时候也没少给自己家人买东西。
现在虽然供销社买东西需要票,但也有不要票的。
回到家后,又齐聚在李大伯家,商量好出发的时间就让李大伯开了介绍信。
苏忠国回家后就跟李桂香说了此事。
“那你们路上小心些,穿着也不用太好,但得带两身好点的衣服。”
李桂香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嘱咐着,就怕他们路上有个什么万一。
“好,都听你的,不过你们在家也别舍不得吃喝,可不能委屈了自己,你得好好把身子养回来。”苏忠国自然也是不舍的,但他有不得不奋斗的理由。
“看看那一堆东西,我还能亏了我自己不成。”李桂香白了他一眼,“去了县城和保军说一声,燕儿工作的事情也得找起来,省得大伯担心。”
“好,我记着呢,上次保军说了,有眉目,只不过那人要价太高,他不乐意被人当傻子,所以晾着那人,这次去问问,要是能成,我让保军请假回来一趟就是。”
没在家里多待,三人离开了李家村。
他们的去处无人知晓,除了两家人外。
苏忠国离家的第三天,李燕带着岁岁上门来了。
“姐,我来啦,佳妮起了没?”李燕自打离婚后很少出门,就算出来也就来自家二叔家里坐坐,跟堂姐说说话。
“起了呢,这丫头刚拉完,你来的正好,帮我抱抱,我把裤子洗洗。”李桂香的声音从屋里传出,半点都不跟自家妹妹客气。
之前本来说是等秋收后再离开,可大伯说做生意不能等,就让苏忠国他们早早去了南方。
现在田里的活只能李母帮着一起干,白日里也就李桂香一人带着孩子在家。
李燕带着女儿进了屋子,然后就闻到了一股,嗯,臭味。
“这是开荤了?”这臭味,半点不像光喝奶的味。、
都是当娘的,如何闻不出。
“算是吧,你二婶给她弄点蛋羹吃。”李桂香是知道女儿嘴馋,不好好喝奶,这才无法让她娘给弄蛋羹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