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铭意味深长一笑,“阿衍担心什么?”一个能在他府里隐姓埋名三年之久的大儒,会是随便什么人能挖走的吗?
七月,烈日当空,地面仿佛被烤得发烫,连树叶都垂下了头,显得无精打采,蝉鸣声此起彼伏,似乎在诉说着夏日的漫长与酷热。
偶尔一阵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清凉。沈如意搬了一张小几、小竹椅,放在丝瓜架下,那翠绿的丝瓜藤蔓缠绕在架子上,形成天然的遮阳棚。
她坐在架下摇动团扇,一边喝着冰凉的井镇薄荷茶,一边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享受午后时光。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的书页上,斑驳的光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为她的阅读增添了一份诗意。
自从李家村回来后,沈如意不再早起去书房打扫卫生,每天上、下午坐值各一个时辰,也就是说每天上班四个小时,且每七天休息一天。
待遇上升了不少,沈如意有更多自已的时间。
真好。
阿花从回廊下来,脚步轻轻走到她身边静立。
直到看完一章节,沈如意才抬头问:“什么事?”
阿花回道,“有位孟公子想见你。”
自从竹制品作坊进入正轨回到端王府后,沈如意已经有快一个月没见过孟青了。
九州十国长年打仗,不是这几国打仗,就是那几国打仗,从尼姑庵出来后,沈如意一直在流浪,十四岁那年遇到杂耍孟家班,与孟家班的人一起生活了三年,直到被抓壮丁。
孟家班不是个简单的杂耍班子,打着杂耍的名头,实际上干的事可不少,有帮人押货,似类于后世的镖局,有帮人讨债,甚至帮女人报复负心汉这种活也会接,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接不到的活。
据孟青的意思,他从去年就在建康城了,是因为找自己吗?还是因为接了什么活?
别看孟青一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样子,实际上,他家三代行走九州十国,叫孟家帮,或许更贴切。
穿越九州十国十五年,在尼姑奄中醒来时,她的身体只是个六岁孩子,就算拥有成年人的智力,在这个乱世生存也很吃力。
开头那几年,光活着,就用尽了她所有力气,所以在这十五年的人生旅途中,不管对人还是事,有缘就聚到一起,缘尽了,就自然而然的散去吧!
四年前与孟家班走散,也就散了,她从没去刻意强求任何缘份。
明明她不是这样的人,为何现在变得如此凉薄?
一抬眼,沈如意问,“在哪里?”
阿花有些为难。
沈如意名义上是端王宋衍身边的一等丫头,作为一名仆从,她没资格在王府接待自己的客人,但是王府门口小厮会把话传进来,或是把人引到门口偏房站一站。
阿花欲言又止的模样,让沈如意猜测道,“他在后门口?”
阿花点头。
“行,我知道了。”
放下书,她整了下衣裳,换下拖鞋去后门见孟青。
阿花劝阻,“阿意……我……听说孟公子给你下过正式的贴子,但都被门房截留了。”
沈如意愣了一下,哦!
她一个丫头,孟青一个江湖杂耍班主,端王府门房不想通传,也在情理之中。
外书房里,宋衍大书案前站了好几人,他得用的属官、幕僚都在跟前了,他们都在听张五松回禀竹制坊之事。
“回王爷,新增加的几个竹器坊已经供应上,现在不愁没货发了。”
新增加的竹器坊就是沈如意让胡有穆暗自打探的地方,都派上了用处,季文川暗自佩服沈如意的头脑,可惜这个小娘子就是懒,遇到事才动一下,把事情搞上正轨她又变成甩手掌柜,不是在菜园子浇菜、摘菜,就是泡茶看书,小日子惬意的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