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沈如意去爬山。
季文川听到动静快速起身,推开门,“阿意,去跑步?”
“不,今天去爬山。”
沈如意穿着麻布短褐,小腿绑着,一身轻盈,在原地弹跳,做着热身运动,自从来李家村,她每天早上都起来跑步,有时围着李家村,有时跑到镇上,有时也到附近村子转转。
一边运动,一边了解周围环境。
微胖中年季文川一听到爬山来劲,“等等我。”回转进屋,快速漱口洗脸,出了门,也是一身麻布短褐。
二人悉悉索索的动静也引起其它人,他们个个起身,与沈如意一起去爬山。
晨曦微露,薄雾缭绕在李家村的上空,整个小村子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宁静。
几人朝另一个小山头小跑过去。
一边跑,季文川一边不死心,问:“阿意,昨天晚上你说的赚钱生意究竟是什么?”
沈如意笑笑,“我就是带你们去看看用什么赚钱。”
几人纷纷抬头朝小山看过去。
张五松猜道:“野物?”山里除了木材,最值钱的就是野物了。
沈如意摇头,“不是。”
“那是伐木?”
“官府名令禁止的事,我是不会做的。”
安旬想了想:“没听说这带小山有人参、灵芝啊!”
要不是正在跑步,沈如意能大笑。
他们都猜得不对,心里痒痒的很,可沈如意不说,他们也没办法,几人都没有注意到只有胡有穆一声不吭,在他们猜测时不时望向沈如意。
他知道沈姑娘用什么赚钱,但她故意吊大家胃口,他也只能憋着。
几人跑的有些气喘,划开如纱晨雾,很快到了小山脚下,沿着村民们踩过的小路往上攀爬。
“不会有野兽吧?”
“我向村民打听过了,放心这里最多的是野兔、山鸡,没有大型动物。”
大半个时辰后,众人终于爬上了小山顶,气喘吁吁地站在山巅,他们放眼望去,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
太阳缓缓从地平线上升起,金色的光芒洒满了大地,映照出一片辉煌的景象。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清凉,夹杂着花草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沈如意伸开双臂面向太阳,感叹道:“真美!”
季文川负手望向光芒万丈、如诗如画的远方,不由吟道:“小村五更攀山忙,幽幽小径风徐来,当临山顶景无限,忽见金轮跃海东。”①
“好诗。”
“好诗!”
……
大家纷纷赞叹,不亏是九州大儒,出口既诗,相比自己就‘真美’两字,简直了!
沈如意正要开口赞美一番,被季文川打断了,“阿意还是告诉我们,你到底想用什么赚钱?”
建康城处长江下游平原,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这种气候条件下有一种植物最喜欢。
沈如意指着露水中青翠欲滴的竹子说道,“它!”
对于文人来说,竹子的意义可不一般,除了种在屋子前后,或是用竹子做些放笔的竹筒,他想不出竹子还能赚什么大钱。
沈如意道,“一般的竹制品可能值不了多钱,但如果上面有南山先生的题名或是字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