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困马乏,战斗力已经不允许他们再驻守,儿单于想着,自己也要变变了。
部族骑兵,战斗力是强,但人数太少,儿单于暗下决心,要扩张兵力。
堂邑父笑着:“你们撤军前还需帮我个小忙,有一批货等着你拉呢。”
“行。”儿单于答应得痛快。
儿单于和堂邑父都算是张骞的门生,二人时有竞争,但关系却不错,二人都不是中原人,有共同话题。
“唉,”堂邑父蹲到儿单于身边,眼睛瞄向亲兵校尉哈努,“他又怎么了?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连肉都不吃了。”
儿单于没说什么。
“啧啧,算了,吃完后,我们就撤了。”
“嗯。”
儿单于点头。
。。。。。。。。。。
掖月殿
“鱼龙戏你不去看?”
“事务繁多,陛下,微臣还是陪着您吧。”
霍光抬头望向刘据,又低头整着桌案上文书,
看霍光处理政事,像是在目睹一场艺术,井井有条,颇具美感,若没有霍光,刘据不知要批阅到几点,
丞相本就有辅政的职能,只不过这权力太大,在之后的朝代被一点点稀释掉了,
明朝首辅权力大,明朝宦官权力也大,而秦汉时丞相的权力,比他们加起来还要大!
“各郡县堪舆户数,你都尽收在心,真厉害啊。”
刘据不禁感叹。
被陛下夸赞后,霍光腼腆一笑,
“微臣这不算什么,只是知皮毛罢了。”
“这还只是皮毛?”
“是,”霍光点头,“微臣所知都是从黄册上而来,各地风土人情不同,微臣却没真正踏足过,也没亲眼见过,难免会有差错。”
闻言,刘据想到霍光也与自己一样,出京的次数寥寥可数,自己最起码还有前一世走过大好河山的经历,霍光却什么都没有,一方天地就是眼前的桌案,
“唉。。。。”
“陛下何故叹气?”
霍光青涩的面容上满是担忧,不知陛下又为何事烦心,
“我是想着,大好河山,你却没怎么见过,只是陪着我的身边,足足有十八个年头了,如笼中雀,故长叹一声。”
霍光却完全没有这想法,
微笑道,
“微臣倒是很开心,想着永远如此就好了。”
刘据感动点头。
霍光轻声问道,
“陛下,学宫将成,是否要有论题。”
“是要有。”刘据说道,“取了个不错的名字,易学宫。。。。算是开了个好头。以舅母风风火火的性情,入秋前就能建起来了,到时天下学子云集,各论其道,未免太乱,要想些好的论题。”
霍光点头称是,
“最好也不要与经义有关,若只论经义,与在太学没什么两样,名家之学倒是适合,但拖于口舌,是为争胜,并非为理而争。。。。不好想。”
其实刘据心中有个辩题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