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
接下来的时间,朱梓几乎全身心投入到了前往封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中。潭王府像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忙碌着。
内院,一间宽敞的暖阁里,朱梓正与家中的几位女眷商议。朱茵拿着一本账册,眉头微蹙,正在仔细核对。柳如烟安静地坐在一旁,素手端着茶盏,偶尔抬眼看看朱梓。陈氏则抱着年幼的朱见济,脸上带着几分对未来的忧虑。
“王爷,府中各项资产,除了京郊的几处庄园和铺面暂时保留,由留守的管事打理外,其余能变现的都已变现,或换成了金银,或换成了易于携带的珠宝玉器。”朱茵合上账册,抬起头,语气干练,“海西带回来的那批财物,加上柳姐姐的嫁妆,还有王府原有的积蓄,数目十分可观。只是。。。。。。”
她顿了顿,看向朱梓:“如此巨额的财富,如何安全运抵两广,是个大问题。路途遥远,山高水长,只怕路上会有宵小觊觎。”
朱梓点了点头,神色平静:“此事我已有安排。除了王府的护卫,我会向父皇请旨,调拨一部分京营兵士护送。此外,萧策他们先行一步,也会在沿途做好接应。安全方面,不必太过担心。”
他转向柳如烟,语气温和了些:“如烟,此去两广,路途颠簸,要委屈你了。”
柳如烟放下茶盏,浅浅一笑,笑容里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王爷言重了。夫唱妇随,本是分内之事。无论去哪里,只要能伴在王爷身边,妾身便心安。”她心思玲珑,知道朱梓此去并非单纯就藩,而是有着更深远的图谋,她能做的,就是给予他最大的支持和安宁。
陈氏抱着孩子,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担忧:“王爷,两广之地,听说气候湿热,瘴气弥漫,济儿还这么小,妾身怕他。。。。。。”
朱梓看向自己的长子,小家伙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他伸手轻轻捏了捏儿子的小脸,眼神柔和下来:“放心吧,我已派人先行打探过。桂林府城气候尚可,王府选址也避开了瘴疠之地。再说,府中随行的太医和稳婆都是精挑细选的,会悉心照料好济儿。你也要放宽心,照顾好自己。”
得到朱梓的安抚,陈氏的心稍稍安定了些,点了点头:“妾身知道了。”
朱茵又翻开账册的另一页:“还有府中的下人。此次随行的人员名单已经初步拟定,大部分是老人,知根知底。只是人数众多,家眷也不少,一路上的吃穿用度,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些都按规矩来。”朱梓道,“凡是愿意随本王去两广的,都是信得过的人,不能亏待了他们。安家费、路费、日后的俸禄,都要从优。人心安稳,我们到了两广才能更快立足。”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逐渐凋零的秋色:“时间不多了,各项事务都要抓紧。朱茵,府库的整理和打包,你多费心。柳氏,内宅女眷的安排,你要多操持。陈氏,照顾好济儿。”
“是,王爷。”三女齐声应道。
朱梓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眼神坚定。两广,那片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土地,即将成为他新的起点。
与此同时,王府的前院和外院更是忙碌。管事们指挥着仆役,将一箱箱打包好的物品装车。这些箱子大小不一,有的装着珍贵的书籍字画,有的装着金银细软,有的则是日常用具和衣物被褥。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显示出一个亲王迁徙的浩大工程。
留守京城的管事李忠正在向朱梓汇报京中产业的安排情况。
“王爷,按照您的吩咐,京郊的几处皇庄已经安排妥当,佃户契约都已重新签订。城内的几家铺面,也都更换了掌柜,账目会按月送到两广。”李忠躬身禀报,态度恭谨。
朱梓点了点头:“嗯,京城这边,就交给你了。遇事多与陈大人商议,若有拿不准的,可派人快马送信给我。”
“老奴明白。”李忠应道,“王爷此去,山高路远,还请王爷一路保重。”
“知道了。”朱梓挥了挥手,“下去忙吧。”
李忠退下后,朱梓又召见了王府护卫统领赵勇。
“赵勇,此次南下,护卫之事,责任重大。”朱梓看着眼前这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汉子,“除了明面上的护卫,暗中也要加派人手,沿途保持警惕,不可有丝毫懈怠。”
赵勇抱拳,声音洪亮:“王爷放心!末将定当率领弟兄们,誓死护卫王爷和家眷安全抵达封地!若有差池,末将提头来见!”
“要的是万无一失,不是你的头。”朱梓沉声道,“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是!”
安排完这些,朱梓才略感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千头万绪,事无巨细,都需要他亲自过问拍板。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搬家,更是他未来事业的奠基。每一步,都必须走得稳妥。
夕阳西下,朱梓独自一人站在王府的高台上,眺望着远处巍峨的紫禁城。金色的余晖洒在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那里,是权力的中心,也是风暴的中心。他即将离开这个熟悉又充满了束缚的地方,去往一片更广阔,但也更凶险的天地。
心中,有不舍,有期待,更有必须成功的决心。